发布时间:2025-11-07
浏览次数:0
我身为一名资深的软件工程师,当下所维护的系统月度请求量超过百万。我平常进行代码编写,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围绕 Code 展开。
在你仍于抱怨自身for循环出现问题之际,我正以高达10倍的速度去交付更为优质的测试,问题并非在于“氛围编码(Vibe )”,而是在于你本身。
1. 你的提示词烂透了
“将我的认证Bug进行修复”——留心,此并非提示词,而是一种祈祷 。
AI的问题所在,你得告知,还要出示报错信息,对此说明你期望它做的事,以及达成的效果 。
如果你自己都说不清楚问题,那就是你的责任了。
2. 别再用「自动接受」
谁用 (自动接受 AI 提交)谁就活该踩 Bug。
记住codejock 17,AI生成的每一行代码永远都要看。
AI 给你的不是圣旨,只是建议。
3. 少即是多:代码越少越好
见到 Paul (美国著名程序员)仍在夸赞某个创业者,讲他凭借 AI 每日能够产出 1 万行代码,我仅仅想要说,祝你拥有好运,在维护那一堆杂乱无章的代码时千万不要哭泣。
真正好的工程设计,意味着最小的改动。
如果你的 AI 为了一个功能改了半个代码库,那你就做错了。
4. 把你的目录结构整理好
如果你的代码仓库一团乱codejock 17,就别怪 AI 一直犯糊涂。
目录结构要简单:feats/
-name
files
人类都一眼扫不明白你的仓库,AI 更别想了。
5. 工具不是魔法

据我所想,声称「Vibe不行」的那些人,恰似在讲「刀子具有危险性」 。
是啊,如果你不会用,那当然危险。
学会正确使用工具,才是关键。
6. 用语音写提示词
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个专业建议:用语音口述提示词。
口述时你提供的上下文信息,往往比打字多 3 倍。
我自己用 .io(是我开发的), 和 Flow 也可以。
在进行言语表达之际,你会自然而然地将边界条件以及假设都予以讲述出来,然而这些内容在你进行打字之时常常会出现遗漏的情况。
7. 不要在一个对话里聊多个话题
假如你打算于一场对话之中跟人工智能谈论三个不一样的话题,人工智能必然会陷入混乱状态。
记住,换话题就开一个新对话。
学术界存在专门针对会对AI产生干扰的上下文切换进行研究的论文问世,事情就是这样。
8. 记录改动,但别写太多
保存日志文件。
每做完一个大功能/重要改动,就写一句话更新。
这种随手记录,节省了你日后解释上下文的时间。
最后,一句话总结就是:别再怪工具了,学会用才是根本。
即将于来年也就是2025年10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威斯汀酒店予以举办 以2025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ML-)北京站为主题的活动 此次大会有着12大主题 还有5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 其重点会聚焦于大模型技术以及应用变革 若需了解详情 可参考官网 网址为https://ml-.org 或者点击原文链接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3 江苏优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正版sublime text、Codejock、IntelliJ IDEA、sketch、Mestrenova、DNAstar服务提供商
1326287975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