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15
浏览次数:0
1. 汉字使用的历史与现状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文字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使用范围最广的文字。大约在6000年前,开始出现齐整、规范的具有文字初步特征的图形符号。
后期,汉字经历了篆、隶、楷等多元化发展,百花齐放。自从木版印刷流行以来,雕刀刻出的字因为横细竖粗,醒目易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活字印刷时,首尾会有墨渣,所以会刻意留下一些装饰,让墨汁溢出。
后来这种装饰也被保留了下来,经过字体的优化,就成了我们今天仍然广泛使用的宋体。时至今日,特别是在体制内,宋体仍然占有很大的地位。
后来人们模仿宋体的结构对字体进行调整,变成了笔画粗细一致、细而长的印刷字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仿宋”。
与此同时,“黑体”也诞生了。由于该字体醒目大方,粗细一致,结构醒目严密,字形规整,阅读方便,所以是现今界面设计中最常用的字体。现代汉字黑体是现代印刷技术传入东方后,以西方无衬线字体黑体为基础而创制的。因此,按照西方的说法,黑体也可以称为无衬线字体,宋体可以称为衬线字体。
近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LED显示屏中的字体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早期显示屏差,分辨率低sketch标注插件,屏幕色彩少,汉字笔画多,小黑体清晰度差,所以一般用于文章的重要标题。为了匹配低分辨率下的像素网格,对宋体字体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字体在低分辨率下,在小点阵中也能很好的显示,识别度高。开启后,字体的识别性能得到了很好的保证。所以在互联网早期,衬线字体一直占据互联网的主导地位。
直到屏幕显示效果的提升,粗体才逐渐流行起来。在屏幕分辨率较高的情况下,粗体已经可以达到更好的识别效果,因此原有的衬线功能就不再需要了。相反,衬线字体在阅读时容易因装饰元素过多而产生视觉疲劳。因此在屏幕密度较高的移动载体上,无衬线粗体成功取代衬线字体占据了主导地位。
修改后的黑色字体中心更加开阔,间距更加均匀,显示更加舒适,醒目易读,更利于视觉信息的传递,在屏幕上占据主导地位。几大互联网巨头微软雅黑、苹果此后分别斥巨资为自家的OS系统打造了微软雅黑和苹果方正。因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未来的界面设计中,字体风格仍将以无衬线字体为主,字体形状甚至可能进一步简化。
二、iOS系统字体详解 1、默认字体- Han Sans/Robot
为了更好地追求视觉效果,提升设备端的用户体验,静雄与Adobe 合作推出了 Han Sans(Noto)作为中文字体。
字体的字形比较稳定,阅读起来比较轻松,并且有7种不同的粗细,完全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设计需求。7种粗细分别是:Thin、Light、Bold和Black。对于英文,Robot作为基础字体,只有6种粗细:Thin、Light、Bold和Black。视觉语言与 Han Sans Noto保持一致。
另外官方手册也给出了标准字体大小,字体单位中不再使用px、pt作为单位,而是统一使用sp,换算方法为:
px = sp*ppi/160,sp = px / (ppi / 160)
按照1334×750的尺寸密度,1dp = 1 * 326/160 ≈ 2px
2.iOS默认字体-/San
在 iOS 中,苹果为中文添加了新字体,该字体居中纤细饱满,易于阅读,并提供了 6 种字重供设计师和开发者使用。因此在随后的设计趋势中,字重的使用更加多样化,使用中等粗体大号字体作为界面标题变得更加流行,这在 iOS 11 中的一些原生界面和一些知名应用中更为明显。
英文部分采用 San 字体,除了 iOS 和 Mac OS 之外,该字体也针对 Watch OS 进行了单独调整,并命名为 San。每款字体分为 Text 和 Apple Watch 两个属性,Text 只有 6 种粗细,而 Apple Watch 则有 9 种粗细。
3. 总结与结论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字体形态和iOS并没有太大区别,所以没必要下载所有字体进行单独配置。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只需要按照一套标准的iOS设计稿进行输出,自动进行延展,最后检查确认效果即可。
如果使用了标准字体以外的字体,除了颜色之外,还应该标注相应的字体粗细和高度(如 Font:SC-,line:52px),而不是单纯的标注为粗体或者细体。当然,如果人力允许,我们也可以单独做界面和字体的适配,以提升终端的视觉显示效果。
3.字体基本属性详解
在正常项目中,为了让页面上的字体更加贴合业务场景,需要调整字体间距和高度。但很多同学在输出批注时,往往只标注了字体大小和颜色,而其他参数没有标注或者标注错误。在最终进行视觉还原审核时,字体往往出现较大偏差,在视觉检测上浪费了大量不必要的工作。
这里我们会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字体属性以及标注方法,以节省开发工作量,更好的还原视觉稿。
1. 字体基础结构详解
一般来说,为了保持字体的完整显示,字体设计师都会给字体预留一定的安全距离,设置合适的上升部和下降部之间的距离,让字体的显示更加均衡。这里我标注了对应的线图:
所以从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可能对字体使用了28px,而我们用测量工具测量的时候,确实是28px,但是实际上字体本身占用的距离包含了上行和下行区域,导致占用的空间大于28px,变成了40px。所以我们标注的时候,要按照实际的尺寸包括上行和下行,这样还原出来的视觉效果也是非常接近设计稿的。
因此我们在设计输出的时候,如果不调整行值,可以直接使用注解插件实时导出相应的参数,这样的参数最接近开发效果。如果没有Mac,可以用PS选中文字,选中的深色背景就是字体本身的间距。
下图中我做了两个例子来说明正确的标注方法,虽然标注起来可能比较麻烦,但在视觉还原的时候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字体行高、行距参数详解
所以在一些文字比较多的页面上,为了让阅读更加流畅,我们经常需要调整文字的高度和间距。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动效编程软件中可以配置的参数。
我们可以发现,改变字符间距、字符宽度和结束高度只需要配置、行数、这三个值即可,所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三个值的含义:
(1):字间距
所谓字符间距就是两个字符之间的距离,一般会加在字符的末尾。比如字符“AK”,其默认值是0,所以两个字符之间的间距就是字体默认设置的安全距离。如果你设置了50的值,那么就会自动在A的末尾加上50px,显示效果就变成“AK”。
(2)行:行高
即字段在UI Lable中实际占用的高度大小。前面说了默认字体会设置安全距离,所以设备中字段占用的行高=字体像素大小+升降安全距离+扩展值。每种字体都有对应设置的行高比例,可以通过选中字体监听行高值来查看。
另外,前面说过,标注间距的时候一定要包含行值,否则实现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字体偏移位置不等的情况。
(3):行距
很多同学发现,调整这个参数跟调整行值类似,但其实调整的是两行之间的间距,而不是单行字段所占的空间。
从上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字体在实际设备中是如何排版的,所以一定要仔细标记,如果发现开发出来的字体样式和设计稿不一致,只需要提供上面的参数值即可。
如果你在一个团队中,仍然依赖手工注释,那么完整的注释应该是:Font-name;Font-size;Font-color;Font-line;Font-;Font-。
若没有设置的话,则留空即可,如:
4. 如何设置科学计数法字体大小
如今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分辨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难免会为字体大小而感到困惑,文字是不是太小了?还是太大了不精致?标题和正文是不是没有区别?这样的问题可能经常困扰着一些年轻的设计师。
其实字体大小确实是有一套计算规则和公式的,今天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当我们注视某些物体时,测量视角的方法是先测量物体的长宽以及眼睛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然后得出相应的数学计算公式,其中:
θ=(·h/2d)2,换算一下h=2d·tan(θ/2)
1. 设计中最小的字体尺寸来自哪里?
就人眼的感光系统而言,一个像素相当于0.3角分。为什么人眼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细节?或者看不清月球上的陨石坑?那是因为月球在你视网膜上的影像,其实只是一张100像素左右的图片,所以肉眼无法清晰地观察到陨石坑。
据科学研究:
人眼要识别信息物体,眼睛的视角必须大于0.3°,才能保证投射到视网膜上的文字信息分辨率足够大,才能被大脑识别。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了,人眼与手机的距离一般在30cm左右,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当手机距离眼睛30cm左右时,利用可视角度计算公式,我们能识别的最低文字尺寸为h= 2*30·tan(0.3/2) ≈ 0.157cm,因为我们经常用1334×750的尺寸来做设计稿,dpi为324,也就是一英寸显示324个像素,1英寸为2.54cm,所以0.157cm=324*(0.157/2.54cm)= 20px
所以正常情况下我们在设计稿中使用最小字体大小的时候,肯定不小于20px。
2. 使用原子理论来决定字体大小
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字号单位必须遵循原子理论,即使用一个基数作为倍数,比如 2、4、6、8、10 或者 3、6、9、12。但实际上我们在为移动端设计的时候,单位必须遵循偶数原则,因为开发中的单位都是以一次性图片的基数为基准来计算的。所以实际上在制定字体规范的时候,以 2 为单位会导致字号过多,难以管理,而且 2 号字体的分化度本来就不大。
因此字体大小以 4 为单位是比较合适的:一来适配后不会出现@2x、@3x 处半个像素的情况,二来以 4 为单位可以满足字体大小的均衡性。那么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字体单位:
3. 使用大字体作为标题
随着设计行业的发展和视觉理解能力的提高,现在更多的设计师愿意使用大字体、大间距来在页面层面区分信息。这是因为大字体阅读起来更加舒适,能够准确、快速地传达信息,提高阅读效率,减少视觉疲劳。
因此,在日常的项目中,不妨大胆地使用大字体作为主标题,以扩大页面不同信息之间的层级关系。
5.合理配置字体,打通层级关系
在移动端界面设计中,除了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利用间距网格来分隔不同的内容层级之外,适当调整字体样式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调整字体粗细和颜色,可以让页面的视觉逻辑更加清晰,主次分明,减少对用户的视觉干扰,提高页面的可操作性。
那么我们该如何设置这两者呢?
1. 尽量减少页面上不同色调的数量
在日常的界面设计需求中,一些重要的字段可能会被业务方重点突出,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用红色标注字体,或者加入各种颜色。但事实上这样的设计在最终上线后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过多的颜色导致页面缺乏焦点,视觉疲劳,页面跳出率增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研究表明,页面越干净整洁,跳出率就越低。这个规律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界面设计。
因此字体颜色不宜过多,可以考虑在同一个色系下使用不同的明度来区分不同层级的字段。通过先确定主色再扩展主色的方式,可以适配多种场景的文字颜色,配置好对应的色板后,再根据页面层级适当填充文字颜色即可。
2. 使用不同的权重来区分内容
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信息之间的层级关系,除了配置颜色外,使用不同粗细的字体来区分内容也是不错的选择。
使用较粗的字体作为主标题,较浅的字体作为辅助信息,可以更好地增加单色环境下内容的响应和对比度,减少页面上过多字体颜色的使用,从而使页面更加整洁,内容更加清晰,降低页面跳出率。
比如,对于比较重要的信息,我们可以采用较粗的字重,对于比较弱的信息,我们可以采用较细的字重。比如下面的余额宝和京东小额金库的界面,虽然两个界面都留有较大的留白空间,但是京东金融在字重的设置上更加严谨,所以在层级关系的处理上,京东更胜一筹。
不同的字体粗细给用户的感受完全不同:较粗的字体往往比细的字体传达出更庄重、实用和严谨的感觉,而细的字体则显得更活泼、有趣,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刚才我们提到了使用字体粗细的必要性,那么我们如何定义字体粗细呢?
如果字体粗细使用不规范,整个页面的视觉逻辑就会比较混乱,所以往往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文字标准,比如主标题用什么字体粗细,正文用什么字体粗细样式。认真敲定整个文字的使用规则,并将标准延伸到整个产品页面设计,也是统一产品视觉语言的重要一环。
例如京东在价格字体上采用了自主设计的一套品牌专属字体,价格是电商中极其重要的信息,使用统一的字体可以大大增强品牌归属感。
3.-文本样式提高协作效率
对于文本管理,创建了 Text Style。通过 Text Style,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规范页面的字体大小。如果设计团队所有成员都使用它作为主要工具,那么不妨尝试配置它,提高团队协作的效率。一方面可以规范页面的字体样式,另一方面节省调整字体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6. 字体应用发展趋势及总结
从 iOS 11 的更新不难看出,目前界面风格的趋势是更加简洁,减少一屏内容,有利于减轻阅读负担,更好地展示重要信息。这里我对字体进行了单独梳理,经过分析,近期字体使用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1. 更大、更醒目的标题
大标题可以吸引注意力,抓取眼球并传达信息,增加页面空间的张力,减少视觉阅读疲劳。
2. 字体粗细层次更加明显
通过显示差异化的字体粗细,可以更好地增加单色环境下内容的响应和对比度,减少页面上过多字体颜色的使用,使得页面更加整洁,内容更加清晰,降低页面跳出率。
3. 使用字体亮度来区分内容中的信息
使用单一色调的不同亮度作为字体和图标的颜色,可以使页面显得更加整洁,并在区分信息层次的同时减少视觉噪音。
7.字体使用总结
互联网在进步,设计潮流也有各种表现形式,而字体作为基础语言sketch标注插件,是设计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本文中的案例是作者花费大量时间绘制和收集的,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
另外,在工作中,也建议大家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沉淀关键信息,一方面这样可以让自身的知识更加扎实,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后来者成长。
————–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发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专栏,心里非常紧张。
读起来容易,写起来不容易!文章很长,非常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如果大家对文章感兴趣,也可以在这里点个小赞或者留言支持作者!以后我会经常给大家带来文章,也可以订阅作者的专栏,获取知识的传递。谢谢!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3 江苏优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正版sublime text、Codejock、IntelliJ IDEA、sketch、Mestrenova、DNAstar服务提供商
1326287975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