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03
浏览次数:0
很多人都被这个问题所困扰,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比喻:软件是工具sketch up 效果,设计是目的。没有工具(软件),怎么能达到最终目的(设计)呢?
每个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都会受限于自己的知识、处境和视野,得出的结论通常都有助于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些说老一辈的设计大师不用软件也能做出大项目、软件操作都是助手来做,想证明设计比软件更重要的人,他们的逻辑是不成立的。
由于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建筑实践方面的经验并不多,教师的角色更像是建筑评论家,为学生讲授理论、分析案例、点评作业等。他们的专业工作并不需要使用制图软件,软件操作这种每个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对于教师来说几乎没有存在感。相反,更抽象的概念总结和更系统的理论研究更有利于扮演“建筑评论家”的角色。所以才有了上面问题中的说法:“学软件是专科生该学的,本科生应该学设计理论和设计思维。”
老一辈大师们表达自己的工具是:手绘、尺子、实物模型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sketch up 效果,工具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现在一线设计大师制作效果图的工具有:CAD/UP、3DMAX、PS等绘图软件。哪个真正的设计大师不把自己那个时代的主流表达工具运用到极致呢?一盒小红环笔,就是我们现在用的!
软件和设计从来都不是矛盾或可比的。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
2Dao 认为,现行教育模式之所以出现这些困惑与矛盾,部分原因在于许多建筑教育课程体系难以开设与时俱进的软件操作课程。如果在大一开设软件素养课程,那么一些基本的绘图操作大一就能很快学会,剩下的随着课程设计方案自然熟练。不要把战线拉长。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就2学分的软件素养课程,其余几年都是设计。毕业后,软件操作与设计理念同时掌握,但毕业后就业还是个问题?现在,最终会浪费谁的时间?
另外,很多同学会对评审感到不满,凭什么“画得好、表演得好”就能拿高分呢?
懂软件有什么了不起的?是的,难道不是因为软件教学普及力度不够,导致人与人之间存在“技能鸿沟”,才导致这种不公平吗?如果每个人都掌握了用软件画图的正确方法,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焦点不就回到设计本身了吗?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3 江苏优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正版sublime text、Codejock、IntelliJ IDEA、sketch、Mestrenova、DNAstar服务提供商
1326287975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