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1
浏览次数:0
点击箭头“IVD知识库”关注我们! !
自20世纪90年代探针诞生以来,虽然荧光探针(引物)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但作为经典的定量PCR技术,探针技术仍然是许多实验研究者进行定量检测的首选。 这主要是因为与SYBR荧光染料相比,探针具有序列特异性,仅与互补区域结合,且荧光信号与扩增的拷贝数一一对应,因此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易于优化条件; 而相对于杂交探针来说,只设计一根探针,因此探针设计更便宜、更方便,也能完成基本的定量PCR要求。 当然,定量方法仍然需要探针的合成,这也给实验操作带来了挑战。
一般定量PCR实验流程为:目的基因搜索与比对→探针和引物设计→探针和引物合成→配置反应体系→反应参数→重复实验、优化条件→获取曲线数据、比对标准曲线→重复验证。
第一步:在目标基因搜索和比对过程的第一步dnastar引物设计,可以使用NCBI序列等软件完成目标DNA或RNA的搜索和比对——相信很多人在分析测序报告时都这样做过,而这一步需要注意的重要一点是要确保所分析的序列在内(即染色体某些区域中相邻DNA片段的重叠)。
第二步:如果其他条件一致,那么这第二步——引物和探针的设计可以说是定量PCR成功的关键。 通过总结各方面经验,有以下基本原则:
一般原则
* 先选择探针,然后设计引物,使其尽可能靠近探针。
* 所选序列应具有高度特异性,并尽量选择二级结构最少的扩增片段——这是因为二级结构会影响反应效率,也会阻碍酶的扩增。 建议先进行二级结构检测。 如果二次组织无法避免,则应相应提高退火温度。
* 扩增长度不应超过400bp,最好在100-150bp内。 扩增片段越短,越容易获得有效的扩增反应。 较短的扩增片段也更容易确保分析的一致性。
* 保持GC含量在20%到80%之间。 GC丰富的区域容易发生非特异性反应,这会导致荧光染料分析中的扩增效率降低和非特异性信号。
* 为保证效率和重现性,应避免重复的核苷酸序列,尤其是G(不能有4个连续的G)
* 引物和探针相互配对,以避免形成二聚体和发夹结构。
引物设计原则
* 序列选择应在基因的保守片段中
* 避免引物本身或与引物之间形成4个或更多连续对,避免引物本身形成环状发夹结构
*典型引物长度为 18 至 24 个核苷酸。 引物需要足够长dnastar引物设计,以确保序列的唯一性并减少序列出现在非目标序列位点的可能性。 但引物长度超过 24 个核苷酸并不意味着特异性更高。 较长的序列可能会与错配的序列杂交,从而降低特异性,并且比短序列杂交得更慢,从而降低产量。
* Tm值为55-65℃(因为核酸外切酶活性在60℃时最高),GC含量为40%-60%
* 避免引物间TM差异超过2℃
* 避免在引物3'端使用碱基A,并避免在引物3'端有3个或更多连续的相同碱基。
* 为了避免扩增,最好设计跨越两个外显子的引物。
* 探针技术要求片段长度在 50bp 至 150bp 之间
* 引物末端(最后 5 个核苷酸)不能有超过 2 个 G 和 C。
探头设计原理
* 将探针尽可能靠近上游引物
* 探针长度应为15-45bp(最好20-30bp)以确保结合特异性
* 检测探针的DNA折叠和二级结构
* Tm值为65-70℃,通常比引物TM值高5-10℃(至少5℃),GC含量为40%-70%
* 避免在探针的 5' 端使用 G 鸟嘌呤 - 因为 5'G 会淬灭,即使被切割仍然会发生淬灭。
* 整个探针中,碱基C的含量应明显高于G的含量——高G含量会降低反应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另一条配对链作为探针。
* 为保证引物探针的特异性,最好对设计的序列进行blast验证。 如果存在非特异性互补区域,建议重新设计引物探针。
MGB探头设计
* 避免探针 5' 端出现 G。 即使探针被水解成单个碱基,与报告基团连接的G碱基仍然可以猝灭该基团的荧光信号。
*Tm值应为65-67℃。
* 尽量缩短MGB探针,但探针长度不应小于13bp。
* 尽量避免重复碱基,尤其是G碱基。 应避免 4 个或更多 G 重复。
* 原则上,只要MGB探针有1个碱基突变,MGB探针就会检测到(MGB探针不会与目标片段杂交,不产生荧光信号)。 因此,在进行SNP检测时,为了检测突变体,即MGB不与目标片段杂交,不产生荧光信号,探针目标片段产生荧光信号进行检测,探针的突变位点应尽量放置在探头的中间1/3处。 地方。
注意:
为了满足上面要求的四个条件,可以将探针的突变位点移至3'端,但突变位点距离3'端至少2个碱基(即探针的最后两个碱基)必须确保探针绝对保守)以进行 SNP 测试。 另一方面,如果你想进行类似的检测,你应该寻找保守的片段区域,并且探针中不应该有突变位点。 如果探针只有13 bp,则探针仍然不是完全保守的。 有多个突变,突变位点也应该靠近探针的5'端。 这样,即使存在突变,探针仍然可以与目标片段杂交并产生荧光信号。 另一种方法是设计简并探针,即使发生突变也能检测到突变。
小道消息提醒:
“增加联系人!
扫描二维码加入,所有会员均可免费阅读! 解决您一切工作后顾之忧! ! !
推荐阅读
2.
3.
4.
5.
6.
7.
每天都在这里
更新最关键的知识点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3 江苏优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正版sublime text、Codejock、IntelliJ IDEA、sketch、Mestrenova、DNAstar服务提供商
13262879759
微信二维码